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乾

宋代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牆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文采既俊發,吏才人共推。
低徊久選調,每每為嘆咨。
茲行佐王人,未到聲已蜚。
郵置屢得書,論事語益奇。
使長首推薦,婉畫多所資。
近觀會稽編,分析及毫釐。
益知足心計,薦書遍諸司。
正欲助才選,非敢請以私。
惜君年欲侵,正以遠大期。
得書再三讀,惘然增愕眙。
非所望於子,所言何背馳。
江湖兩路間,弄兵分潢池。
羽檄以時至,廟堂日三思。
調度供軍需,發兵匝四垂。
吾事誠可慮,彼亦安能為。
豈曰白頭賊,指日當誅夷。
使子任賊沖,尚望羽扇揮。
如何隔千里,遽求奉檄歸。
長沙屹巨鎮,洞庭渺無涯。
鄂渚屯重兵,上游藉兵威。
當思深遠謀,胡為先自萎。
此言及同寮,必為人所窺。
歸以語閨門,徒驚妾與妻。
無端使稟議,在此何為辭。
望子置私憂,志立官無卑。
張巡起縣令,力抗百萬師。
逆徒哽喉牙,蔽遮賴渙濉。
韋寬守玉璧,臧質全盱眙。
丈夫立節義,有才尤當施。
殺身以成仁,致命須見危。
讀書不念此,萬卷終何裨。
但當安義命,前定無參差。
勉哉盡所職,造物不汝遺。
況復受國恩,當與相維持。
今子仕高沙,偶然脫危機。
正須加義方,豈應使同斯。
向也未得祿,遑遑不自支。
既入紅蓮幕,圖進亦其宜。
今日寧為民,此乃無聊詞。
歸來事若定,又思登王畿。
胸中空擾擾,禍福不在茲。
倘能悟愚言,便可知昨非。
著構必安寢,食淡甘如飴。
老誖非強聒,鄙見不可移。
少安當毋躁,通籍看金閨。
樓鑰

樓鑰

樓鑰(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學家。字大防,又字啟伯,號攻媿主人,明州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樓璩的三子,有兄長樓鐊、樓錫,與袁方、袁燮師事王默、李鴻漸、李若訥、鄭鍔等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及第。歷官溫州教授,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隨舅父賀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謚宣獻。袁燮寫有行狀。有子樓淳、樓濛(早夭)、樓潚、樓治,皆以蔭入仕。歷官溫州教授、樂清知縣、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兼翰林侍講、資政殿學士、知太平州。 乾道間,以書狀官從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記敘途中所聞,成《北行日錄》。► 1248篇詩文

猜您喜歡

秋雨兀坐王原慶攜孫吉父菊花倡和見過有分遺

宋代樓鑰

五載杜門居海角,無復翻階賦紅藥。
自憐荒徑菊猶存,夕餐空待秋英落。
眼明喜見綠叢叢,始也抽苗今滿握。
扶筇著意養孤芳,荊棘旁連細開斫。
天香入骨徐吐芬,中有秋風非外鑠。
傳聞南堂有佳種,願過屠門思大嚼。
頗亦有意欲見之,此意未容兒輩覺。
乃知便許移芳根,不止

以六經左氏傳莊子遺伯中第有詩來謝次韻

宋代樓鑰

手披欲究百家編,奴婢年來識鄭玄。
顧我幸多千卷富,念君未有一經全。
詩書心醉不容醒,父子筆耕期有年。
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須從此悟真筌。

游大梅山護聖寺

宋代樓鑰

江東東畔更東山,又過東山數裡間。
試問招提在何處,萬山深處白雲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