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誼(1774—1854),字宜甫,號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實齋徙居於青縣溫褚村(今屬滄縣)。弱冠游泮,秋闈屢試不售,遂絕意進取,肆力於古文辭。與朱煌號稱二傑,著有《同野堂詩文集》。其詩見於《津門詩抄》。► 87篇詩文
猜您喜歡
秋花慘澹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劉天誼(1774—1854),字宜甫,號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實齋徙居於青縣溫褚村(今屬滄縣)。弱冠游泮,秋闈屢試不售,遂絕意進取,肆力於古文辭。與朱煌號稱二傑,著有《同野堂詩文集》。其詩見於《津門詩抄》。► 87篇詩文
秋花慘澹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