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八日寧鄉益陽道中作
清代:吳大澄
和煦天光雜嫩寒,陰晴不定計程難。土膏滋潤泉回抱,山脈縱橫氣鬱蟠。
萬戶煙稠村路滑,一犁雨足水田寬。老農不識繡衣使,笑指鳴騶是大官。
吳大澄
(1835—1902)江蘇吳縣人,字清卿,號恆軒,又號恪齋。同治七年進士。授編修,以請裁減“大婚”經費,直聲震朝中。光緒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與俄使勘界,爭回被侵之琿春黑頂子地。後為湖南巡撫,甲午戰爭中,自請率湘軍出山海關拒敵,鏇以兵敗革職。善篆籀,亦能畫,精金石、文字等學,收藏書畫、古銅器甚富。有《恪齋詩文集》、《恪齋集古錄》、《古籀補》、《權衡度量考》等。► 0篇詩文
九日登高
清代:吳性誠
一派蒼茫無盡頭,扶桑萬里接瀛洲。乾坤浩蕩蛟龍伏,潮汐盈虛日夜浮。
波底不逢鰲引㹀,水中每見蜃成樓。玉山紅雨晴嵐護,書劍平生此壯遊。
鳳凰台上憶吹簫
清代:吳尚憙
萬里崎嶇,重來帝闕,繁華舊數神京。看秋高氣爽,新月微明。
夢繞慈闈幾度,平安字、鴻雁難憑。今日裡,牽衣膝下,好慰離情。
還記長安昔別,尚丫髻、兩鬢披纓。憶韶華電影,南北行程。
隨侍閩黔湘浙,嗟薄命、凋謝椿庭。今昔感、風光依舊,淚點珠靈。
避人
清代:吳保初
入市原知面可憎,避人聊就小窗燈。矯時嫚物吾何敢,枉已乾人病未能。
宦況從來清似水,壯心漸覺冷如冰。行吟莫便傷流滯,如此清閒得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