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澗歇近
宋代:柳永
酒醒。夢才覺,小閣香炭成煤,洞戶銀蟾移影。人寂靜。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疏
簾風動,漏聲隱隱,飄來轉愁聽。
怎向心緒,近日厭厭長似病。鳳樓咫尺,佳期杳無定。展
轉無眠,粲枕冰冷。香虬
煙斷,是誰與把重衾整。
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414篇詩文
最高樓 醉中有索四時歌者,為賦
宋代:辛棄疾
長安道,投老倦遊歸。
七十古來稀。
藕花雨濕前胡夜,桂枝風澹小山時。
怎消除,須[歹帶]酒,更吟詩。
也莫向、竹邊孤負雪。
也莫向、柳邊孤負月。
閒過了,總成痴。
種花事業無人問,對花情味只天知。
笑山中,雲出早,鳥歸遲。
茅山道中
唐代:趙嘏
煙樹重重水亂流,馬嘶殘雨晚程秋。
門前便是仙山路,目送歸雲不得游。
慈姥竹
唐代:李白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嘗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