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探春令 絮影

清代陳寶琛

是何悠颺,半庭晴日,隨風無著。誤群兒、撲地還爭捉。

又斜上牆新堊。

六如空相誰真覺。比沾泥奚若。替剩春寫照,浮萍一去,底處尋根腳。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陳寶琛

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後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閒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閒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後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於京寓,得遜清“文忠”諡號及“太師”覲贈 。► 867篇詩文

猜您喜歡

漫感

清代龔自珍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題秋江獨釣圖

清代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獄中題壁

清代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版本一)

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
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版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