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汾州張太守墓廬圖
清代:姚鼐
三代重廟祀,墦祭禮所略。義謂迎精返,宮室專神托。
藏欲弗得見,豈事大興作。所以脩防封,孔聖涕隕落。
邃古墓不墳,於義詎為薄。自從秦漢來,閟宮禮銷鑠。
厭祭不迎屍,同堂廢特礿。廟輕墓乃重,阡表極華爚。
所以上陵儀,造自漢都雒。仁孝既屬玆,福祐亦攸酢。
《七略》載相墓,魏晉稱管郭。大儒子朱子,於焉頗採獲。
固欲先靈安,匪系俗見縛。張君少孝養,節母處幃幕。
板輿迎入越,風木痛寥廓。佳城猶未卜,霜露走岩壑。
秉義諒無愆,神感助求索。面勢峰棱秀,種樹柏樅錯。
鬱郁氣佳哉,靦想幽靈樂。窀穸中妥依,丙舍外營度。
在晉陶士行,元功表衡霍。少日居潯陽,牛眠藏父槨。
諒知神報德,陰相啟窮約。期君功業隆,異日登名爵。
善績史備書,墓廬事不削。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後主講於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727篇詩文
詠史
清代:龔自珍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曉窗
清代:魏源
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
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里。
登泰山記
清代: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