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小桃紅·滿城煙水月微茫

元代楊果

滿城煙水月微茫,人倚蘭舟唱。常記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雲望斷空惆悵。美人笑道:蓮花相似,情短藕絲長。
採蓮人和採蓮歌,柳外輕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上升起的煙霧瀰漫了全城,月亮若明若暗,依稀有美人斜倚在蘭舟的船榜上低唱,曾記得我們在若耶溪畔相遇。隔著乘風破浪的三湘,望穿了碧水雲天也只是白白地失望、雖然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情思卻像藕絲那樣長。
採蓮女唱著採蓮歌,盪著輕舟緩緩地行進在柳外,夜晚驚到別人鴛鴦夢,那有如何,有人獨自到江邊的樓上睡覺,傷心不要唱南朝的舊曲,思親、亡國的眼淚止不住流淌。

注釋
煙水:指水上升起的如煙霧氣。
微茫: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蘭舟:蘭林木做的船。後用作對船的美稱。
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紹興東南若耶山下。相傳西施曾於此浣沙,又名“浣沙溪”。
三湘:湖南灕湘、蒸湘、瀟湘三水的合稱。也泛指湘江流域一帶。
惆悵:失望傷感。
絲:諧為“思”。
和:應和;跟著唱。
輕舟:小船。
江樓:江邊的樓台。
臥:睡倒,躺或趴
南朝舊曲:指南朝陳後主樂府曲《玉樹後庭花》。
司馬淚痕:指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這裡指思親之淚,亡國之痛。

創作背景

楊果是元代早期散曲作家,早期在金朝為官,金朝滅亡後在元朝做官,官越做越大,心情越來越好,曲中表現的情緒也越來越愉悅,這首曲就是在元朝為官時期的作品,大約創作於公元1260年。

賞析

該小令上片寫水月迷濛之夜,“滿城煙水月微茫,人倚蘭舟唱”。在作者筆下,夜色別有一種韻味,別有一種神秘。水氣與“微茫”的月色聯成一氣,具有一種朦朧之美。朦朧之中,採蓮的少女斜倚蘭舟,唱著心中的歌,給人亦真亦幻的感覺。倚舟低唱之人對遠方戀人的深沉懷念,情景交融,和諧一致。特別是以荷花比情人,以藕絲喻情思,不僅形象切貼,更把那種熱烈纏綿的感情表達無遺。

下片寫採蓮人的歌聲驚破了夢中聚首的鴛鴦美夢,只好深夜獨臥江樓,不禁思緒滾滾,熱淚潸潸,傷心莫唱南朝舊曲。這委婉地寫出了男婚女戀、獨夢相思之情,而且把相思的一往情深的情人之戀、故土之思、亡國之痛、興亡之嘆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把作品的思想藝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該曲雖然在極小的篇幅內容卻納入了豐富的內涵,同時也在於作品含蓄委婉的表現方法,使得全曲有了異乎尋常的內涵和表現力,體現了作者不凡的藝術手法,有著咀嚼不盡的餘味。

楊果

楊果,[1195-1269]字正卿,號西庵,祈州蒲陰(今河北安國縣)人。生於金章宗承安二年(宋慶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進士第,官至參知政事,為官以幹練廉潔著稱。卒,諡文獻。工文章,長於詞曲,著有《西庵集》。與元好問交好。其散曲作品內容多詠自然風光,曲辭華美,富於文采。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曲“如花柳芳妍”。► 12篇詩文

猜您喜歡

女冠子·昨夜夜半

唐代韋莊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唐代白居易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唐代顧夐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