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給事中赴湖廣參議
明代:李舜臣
秋高憑遠色,為送武昌行。畫省名原重,參藩位不輕。
江樓千里目,湘竹四時情。試發郢中倡,應希和者聲。
李舜臣
李舜臣(朝鮮語: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餘條船(戰船133艘,後勤船200餘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中犧牲,享年53歲。諡號忠武,死後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併被後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1篇詩文
早春寄元美
明代:李攀龍
薊門霜雪意何如,回首風塵見索居。病後五陵春草色,愁中三輔使君書。
時名轉憶潘生拙,世事能令阮藉疏。最好拂衣江海上,故園戎馬重躊躇。
上郡 其一
明代:李攀龍
高城窈窕四山開,西北浮雲睥睨回。鼓角疑從天外落,軺車真自日邊來。
防胡尚借秦人策,射石猶傳漢吏才。聞道朝廷思猛士,羽書飛過赫連台。
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
明代:李震
片雲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