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墨竹為鄭誠御史作
金幼孜 〔明代〕
虛心勁節倚雲端,白日清風散羽翰。幾度趨朝聞鳳管,月明猶想佩珊珊。
金幼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號退庵。新淦縣(今新幹縣)人。建文二年(1400)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檢討。與吉水學士解縉同值文淵閣,升侍講,為太子講學。幼孜講授《春秋》,進呈《春秋要旨》三卷。永樂五年(1407),遷右諭德兼侍講,永樂十二年(1414)與胡廣、楊榮等纂《五經四書性理大全》,遷翰林學士。洪熙元年(1425)進禮部尚書兼大學士,依舊擔任翰林學士。明宣宗時,修兩朝實錄。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贈少保,諡文靖。著有《北征錄》及《後北征錄》,後人集其遺文輯成《金文靖集》。► 747篇詩文
象祠記
王守仁〔明代〕
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鹹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予。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舉而不敢廢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
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鹹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予。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舉而不敢廢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蓋嘗毀之。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斥於唐,而猶存於今;坏於有鼻,而猶盛於茲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愛若人也,推及於其屋之烏,而況於聖人之弟乎哉?然則祀者為舜,非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乾羽既格之後乎?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而象之祠獨延於世,吾於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且久也。
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於舜也?《書》不云乎:“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則已化而為慈父。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進治於善,則不至於惡;不抵於奸,則必入於善。信乎,象蓋已化於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國,象不得以有為也。”斯蓋舜愛象之深而慮之詳,所以扶持輔導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聖,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見象之既化於舜,故能任賢使能而安於其位,澤加於其民,既死而人懷之也。諸侯之卿,命於天子,蓋《周官》之制,其殆仿於舜之封象歟?
吾於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然則唐人之毀之也,據象之始也;今之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終也。斯義也,吾將以表於世,使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 ▲
海上(四首)
顧炎武〔明代〕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吊哭深。
水涌神山來白鳥,雲浮仙闕見黃金。
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烈士心。
滿地關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胥台。
名王白馬江東去,故國降幡海上來。
秦望雲空陽鳥散,冶山天遠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吊哭深。
水涌神山來白鳥,雲浮仙闕見黃金。
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烈士心。
滿地關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胥台。
名王白馬江東去,故國降幡海上來。
秦望雲空陽鳥散,冶山天遠朔風回。
樓船見說軍容盛,左次猶虛授鉞才。
南營乍浦北南沙,終古提封屬漢家。
萬里風煙通日本,一軍旗鼓向天涯。
樓船已奉征蠻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愁絕王師看不到,寒濤東起日西斜。
長看白日下蕪城,又見孤雲海上生。
感慨河山追失計,艱難戎馬發深情。
埋輪拗鏃周千畝,蔓草枯楊漢二京。
今日大梁非舊國,夷門愁殺老侯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