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七問 其二 問影
明代:成鷲
不辨誰賓主,何因有往還。憐君時一顧,笑我未能閒。
世態膠難合,前塵跡可刪。終當事韜晦,相待掩重關。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贈棋僧守愚
明代:成鷲
八百枯棋解縱擒,尚留餘習在空林。閒中悟得楸枰理,眼底全無甲冑心。
淝水只今逢勁敵,浮山終古有知音。道人本是忘機者,一局殘燈話夜深。
春日有懷胡憲公子樹
明代:成鷲
隔江畫舫重來約,深夜松燈共話人。肝膽每逢僧說盡,詩篇遙憶鳥鳴新。
清風攜入羊蹄嶺,細草行看馬首春。早晚計程知不遠,開軒移榻淨流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