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和吳采臣糧憲春日偕兩令君令甥及諸公過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七

明代釋今無

跳躍雙丸射海濤,鴟夷真否有三高。人間苦樂迷黃鵠,水國旌旗插白艚。

避世逢萌過雁塞,思秋張翰泛漁舠。空來野老無供給,缽水孤擎只冷淘。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湧,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0篇詩文

猜您喜歡

篻竹坡

明代釋今龍

此地幽清故築居,捲簾終日興蕭疏。住山不覺三冬盡,采筍偏宜二月初。

雪竹尚堪遲舊社,石田端為養閒鋤。夕陽斜透菁蔥影,扣杖呼童灌圃蔬。

初到梅花莊口占寄諸法侶 其二

明代釋今但

煙嵐重疊數峰紆,阡陌相連百畝餘。陌外溪流鐵橋水,尋常策杖意多舒。

先博山老祖於天啟甲子書予賤名留從容庵壁間已五十年矣佛生老上座於甲寅七月歸之於予作此謝之

明代釋今無

多時共住不知名,七十霜螺尚閱經。從此壁間無點畫,抬頭空闊眼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