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奉寄單州太守王聖欽

宋代呂陶

昔嘗請郡歸東川,衰遲幸會使者賢。開誠論議簡條目,一境草木沾春妍。

公齋清暇弄詩筆,更唱迭和多長篇。歲禮民樂尚蠶市,撼罍斗鼓殊喧闐。

東山西寺頗壯觀,飲帳或在山之巔。踏青摸石循故事,浣花亦仿成都船。

相從對酒每一笑,聊與遠俗同欣然。北岩石穴廣似洞,疑是古昔棲神仙。

火雲燒空赤日猛,及到此地如冰淵。清風滿懷興未盡,四望晚景增留連。

平生宦遊此最適,不覺弦晦相推遷。郵筒忽報謫書至,君命嚴重敢不虔。

試思衡岳詢遠近,里堠去蜀凡八千。蒼黃去郡別我友,一意調琴中斷弦。

回首鄉邦止數驛,欲頃血淚辭松阡。藩候迫逐倉使促,爭向墜羽誇鳴弦。

天恩曠湯置不問,投放裔土懲其愆。闔門良賤三百指,孤舟一葉何翩翩。

瞿唐灩澦遍涉歷,內訟過咎歸之天。洞庭阻淺輒三夕,怒風急兩聲相喧。

此身恐污盜賊刃,不爾定沾蛟鱷涎。偶逢漁艇相援濟,稍覺神觀來歸還。

長沙既下尤怪駭,半夜雷雹如烹煎。桅傾纜斷船脊折,四十餘里中流漩。

舟人恐懼難致力,兒孫顧我皆淚漣。嘗聞死生有定所,頃刻由此歸重泉。

東方漸明浪漸息,忽造平岸逃危顛。胸中悲愁雖未艾,分外歲月疑少延。

寓居衡陽味亦惡,地接炎荒風氣偏。每逢三伏如坐甑,突焰已熾猶吹煽。

是時回祿得乘便,取次薰灼須及椽。迴環四顧求避計,往往啜食不下咽。

深冬屢見溫瘴起,灑作昏霧飄為煙。勇夫壯士尚抱疾,嗟我衰憊何由痊。

雀羅當門人跡少,賓榻不解塵生氈。難希杜甫遣秋興,易學邊韶貪晝眠。

碧湘萬頃望不盡,青岳數峰高莫攀。江山信不與人事,日送佳景來目前。

長腰縮項兼二美,早晚嘗稻時差鯿。浮生一飽亦已足,下箸何必求腥膻。

親朋書問寂絕久,杳似隔世馮誰傳。平居分義重膠漆,一旦爭敢通寒暄。

匪惟物態尚流薄,抑恐罪戾相攀緣。古之交情貴賤見,而況利害生其間。

君乎存守異於是,特特萬里郵華箋。窮通儻來極慰勉,疾疢愈否深哀憐。

高標豈為霜雪減,雅操誠如金石堅。羨君高堂有慈母,壽發鬈膩猶垂肩。

綵衣趨庭奉燕喜,玉盤潔膳羅珍鮮。復有佳兒富文史,闊步直登英俊躔。

行聞清廟獻雅樂,伯仲交奏篪與塤。事親教子兩如意,此外紛紛烏足言。

君在山東我劍外,一書往返須經年。餘生再會諒難必,我往應在君之先。

作詩寄君重感慨,交道多闕君能全。子孫他日有顯者,勿以衰門相棄捐。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呂陶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鈞,號淨德。仁宗皇祐間進士。神宗熙寧三年舉制科,對策枚數王安石新法之過,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黨蔡確、韓縝、張璪、章惇等。累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知陳州。坐元祐黨奪職,責衡州居住。徽宗立,復集賢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淨德集》。► 408篇詩文

猜您喜歡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宋代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幕遮·懷舊

宋代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