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題王蓉洲丈藏宋拓麻姑仙壇記

清代翁同和

顏公真書變小篆,窮極開闔含剛柔。仙壇大字傳本少,而此細楷尤難求。

子固作詩嘆小缺,後先著錄陸與歐。春雷轟殘吏橐去,縱有妙跡誰能收。

西台嗜書得顏髓,獲此片楮珍琳璆。較量銖黍妙分布,刻畫絲髮煩雕鎪。

纖纖旁舒蚊腳趡,落落外裹蠆尾鉤。橫空真氣不易到,不獨波磔中鋒遒。

南城圖經今寂寞,遣壇半圮杉松稠。元宗好奇感神跡,天寶五載開靈湫。

是時東京盛羅綺,雲窗霧閣通綢繆。驪龍已睡猿鶴嘆,文字雖好江山愁。

麻源水深不可涉,丹霞洞壑臥且修。公書此碑亦何意,會知日月如奔流。

蓬萊方丈彈指變,惟有忠孝垂千秋。小齋夜寒燭花灺,摩挲翠琬春雲浮。

容翁已矣猿叟去,墨綠聚散波中漚。欲題此詩三嘆息,公乎千載真悠悠。

翁同和

(1830—1904)清江蘇常熟人,字叔平,晚號瓶庵居士,又號松禪。翁心存子。鹹豐六年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同光兩朝皆為帝師。歷內閣學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書,官至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參機務。中日戰爭時,與李鴻藻主戰。和議起,力爭改約稿。戊戌間以贊助新政罷官革職,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卒於家。宣統元年復原官。工書法,著有《瓶廬詩文稿》、《翁文恭公日記》► 0篇詩文

猜您喜歡

新秋遊冶山竹居晚歸

清代莫炳湘

攜得新茶竹里煎,晚歸踏破小橋煙。一鐙紅出蟲聲外,萬木黃從雁影邊。

月落漸昏鄰院樹,鍾殘猶到隔江船。懸知坐待痴兒女,欲遣僮迎正未眠。

憶同社諸子

清代華毓榮

章水晴霞迥,西山暮雨收。無邊原上草,都是客中愁。

系艇風花岸,懸燈雪月樓。匆匆一為別,啼鴂滿芳洲。

浣溪沙

清代莊棫

簾幕愔愔望轉深。簾間鶯燕自沉吟。熟梅天氣半晴陰。

日照紗窗人未起,風吹羅帳困難禁。無心再去理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