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同贊虞頌垣朗溪游石經山雲居寺次日有上方之游而余先歸
清代:陳寶琛
清明已過冷無那,野桃始華杏未破。𢘿題故以草得名,吹綠東風盡飄簸。
禪宮因山切雲上,梵響出林與泉和。鐵扃石窟經全藏,薪火綿連僧一個。
壁中尚書井底史,願力吾儒孰與大?法華椎拓千歲餘,下瞰人間如鳥過。
亦知隔嶺勝尤最,一宿先歸迫晨課。詰朝西望峰層層,君等上方正雲臥。
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後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閒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閒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後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於京寓,得遜清“文忠”諡號及“太師”覲贈 。► 0篇詩文
還京樂 寄易實甫武昌,用清真韻
清代:陳銳
素秋迥,見說棕鞋布襪休更理。嘆故人江表,廿年客路,登臨空費。
記雁邊鷗際,高吟白日哀湍委。送倦眼何處,可灑看花晶淚。
向黃塵底。自嗟卑、慚老狂朋,漫問平居,知甚興味。
無端怨闊恩疏,恁分明、舊時牛李。似而今、
素秋迥,見說棕鞋布襪休更理。嘆故人江表,廿年客路,登臨空費。
記雁邊鷗際,高吟白日哀湍委。送倦眼何處,可灑看花晶淚。
向黃塵底。自嗟卑、慚老狂朋,漫問平居,知甚興味。
無端怨闊恩疏,恁分明、舊時牛李。似而今、都燕雀依林,艅艎去水。
倘協東籬,約簪霜來共憔悴。▲
次韻酬曾汝泉秀才 其二
清代:陳肇興
豈有才如李謫仙,漫勞紙上賞雲煙。窮途得句歌當哭,多難逢君喜欲顛。
萬里關河飛葉候,千山戎馬訂交年。誰知鐵炮轟鳴處,夜夜談詩到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