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論書絕句 其十四

清代康有為

山谷行書與篆通,蘭亭神理盪飛紅。曾台緩步翛翛遠,高謝風塵屬此翁。

康有為

康有為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 9篇詩文

猜您喜歡

贈荃女

清代張印

昔賢故有言,四海皆弟兄。矧我與爾母,儼如娥與英。

爾更育於我,寧無骨肉情。今爾年既長,加姘禮告成。

相從逾十載,念此摧人腸。憶我初嫁時,爾年尚孩嬰。

發燥兩肩披,身高才幾平。祖母僅有爾,視同掌珠擎。

鄉音異南北,語意苦不明。我身方京爾,爾乃避道行

食山東白菜

清代張印

我本秦中女,復於京華長。每覺風雪天,此味口最爽。

一自到南中,三餐蛤與蚌。腥臊輒欲嘔,當筵失俯仰。

雖有永福產,筋多嫌刺噪。晨起客叩門,來自青齊壤。

貽我凡十株,磊落堆盆盎。我喜過所望,有似太牢饗。

急授庖人術,喚集兒女賞。萬羊恥過分,五鼎非夙想

長安秋日

清代張一鳴

薄雲天際浮,旅況不勝愁。空累豬肝餉,誰將馬骨收。

歸家惟付夢,作客最憎秋。十載長安道,棲棲感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