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訒庵還長沙
寬行毛孔中,猛然髮長笑。土曠人亦稀,知音一何少。
客從長沙來,此意獨了了。結髮讀楞嚴,師心窮要妙。
相逢選佛場,心大志不小。自恨出家遲,苦被紅塵擾。
期我五年來,尋師入丹嶠。行矣勿復雲,前期尚綿邈。
一息不相知,五年非所曉。客去掩荊扉,空林見歸鳥。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728篇詩文
猜您喜歡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隻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少時學語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