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其十五
明代:李夢陽
明月出東方,徒行反家室。室人走相訊,問我何由出。
明知非夢寐,欲辯仍自失。喜極雙涕零,轉面各銜恤。
垂鐙照緗卷,浮埃滿朱瑟。愁言卒未傾,忽復見晨日。
李夢陽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於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62篇詩文
游棲賢橋歌
明代:李夢陽
雷泉峽激石巃嵷,日湍山陷回光動。吁嗟此壯觀,萬古誰為開。
渦黃潭黑窈莫測,秀黛碧玉何崔嵬。人言窟底有龍臥,氣吐白晝常風雷。
去年重九登吹台,翹望名山思裊娜。今年今日誰料吾,醉踏窮山躡礧砢。
拂衣欲上萬仞壁,濯纓還就孤崖坐。秋風吹林猿狖語,浮橋橫空裊相拄。
雷泉峽激石巃嵷,日湍山陷回光動。吁嗟此壯觀,萬古誰為開。
渦黃潭黑窈莫測,秀黛碧玉何崔嵬。人言窟底有龍臥,氣吐白晝常風雷。
去年重九登吹台,翹望名山思裊娜。今年今日誰料吾,醉踏窮山躡礧砢。
拂衣欲上萬仞壁,濯纓還就孤崖坐。秋風吹林猿狖語,浮橋橫空裊相拄。
嵐寒細飄瀑布雪,峰雲破碎芙蓉裂。金芝瑤草真有無,縹緲仙燈暮明滅。
君不見此橋今千年,谷冷跡絕無人煙。岩劖苔蝕石漠漠,太白紫陽俱我前。
對此不須更慘愴,明朝且上香爐巔。▲
憲使張子魚饋魚
明代:李舜臣
入門雙鯉濯蒼鱗,知是君分與故人。釣得雲逢緘素遣,將來應比錯刀新。
初晴雪色融斜日,半吐花芳報早春。安得煙波還此去,正憐杯水嘆吾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