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蕢揚觶
先秦:佚名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鍾。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
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知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
至於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知悼子死,還沒有下葬。平公飲酒(作樂),師曠、李調陪伴侍奉,敲擊編鐘(演奏樂曲)。杜蕢從外面來,聽到編鐘聲,說:“(平公)在哪?”(僕人)說:“在寢宮。”杜蕢前往寢宮,拾階而上。斟酒道:“師曠幹了這杯。”又斟酒道:“李調幹了這杯。”又斟酒,在大廳的北面(面對平公)坐下幹了酒。走下台階,跑著出去。
平公喊他進來,說:“蕢,剛才我心想你可能要開導我,所以不跟你說話。你罰師曠喝酒,是為什麼啊?”(杜蕢)說:“子日和卯日不演奏樂曲(據說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縣於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紂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後代君王引以為戒,以子卯日為‘疾日’,不演奏樂曲)。知悼子還在堂上(停靈),這事與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師曠,是太師啊。(他)不告訴您道理,所以罰他喝酒啊。”“你罰李調喝酒,(又是)為什麼呢?”(杜蕢)說:“李調,是君主身邊的近臣。為了一點喝的一點吃食忘記了君主的忌諱,所以罰他喝酒啊。”“你自己(罰自己)喝酒,(又是)為什麼呢?”(杜蕢)說:“我杜蕢,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務,卻敢幹預(對君主)講道理防範錯誤的事,所以罰自己喝酒。”平公說:“我也有過錯啊。斟酒來罰我。”杜蕢洗乾淨然後高高舉起酒杯。平公對侍從們說:“如果我死了,千萬不要丟棄這酒杯啊。”
直到今天,(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叫做“杜舉”。
注釋
①知悼子:知罌(yīng),春秋時晉國大夫。悼是他的諡號。
②師曠:晉國樂師。李調:晉臣。侍:作陪。鼓鍾:敲鐘。
③杜蕢:晉平公的廚師。
④寢:寢宮。國君休息的宮殿。
⑤降:這裡指走下殿階。
①進之:讓他進來。曩者:剛才。
②飲:要別人喝酒。
③子卯不樂:商紂王是在甲子那天自殺,夏桀在乙卯日被流放的,所以甲子日、乙卯日是歷代君王的忌諱之日,禁止享樂。
④在堂:靈柩還放在殿堂里沒有下葬。
⑤悼子是親近大臣,死了還沒下葬,這忌諱應當大於桀紂之忌。
⑥太師:對樂師的稱呼。詔:告訴。
⑦褻臣:寵幸的近臣。疾:猶言忌諱之事。
⑧宰夫:廚師。共:同“供”。匕:羹匙。“刀匕是共”,賓語前置句。
⑨與:參加。知防:察覺和防止違禮的事。
⑩揚:高高舉起。觶:飲酒器皿。
⑪爵:飲酒器。
解析
杜蕢進諫,如果當時直接指出平公的不是,平公未必能接受。於是在罰酒三杯之後,即快步走出,引起平公的怪異;待平公主動問及,他才一一說出,平公也就爽然自失,不得不接受了。杜蕢可說是個善於提意見的人。箕子碑
唐代: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聖,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於世,故孔子述六經之旨,尤殷勤焉。
當紂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動不能戒,聖人之言無所用。進死以並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委身以存祀,誠仁矣,與亡吾國,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聖,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於世,故孔子述六經之旨,尤殷勤焉。
當紂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動不能戒,聖人之言無所用。進死以並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委身以存祀,誠仁矣,與亡吾國,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與之俯仰;晦是謨范,辱於囚奴;昏而無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難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為聖師。周人得以序彝倫而立大典;故在書曰“以箕子歸作《洪範》”,法授聖也。及封朝鮮,推道訓俗,惟德無陋,惟人無遠,用廣殷祀,俾夷為華,化及民也。率是大道,叢於厥躬,天地變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歟?
嗚乎!當其周時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圖存,國無其人,誰與興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則先生隱忍而為此,其有志於斯乎?
唐某年,作廟汲郡,歲時致祀,嘉先生獨列於易象,作是頌云:
蒙難以正,授聖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聖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故都。時詘而伸,卒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繼在後儒。 ▲
公子重耳對秦客
先秦:佚名
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恆於斯,得國恆於斯。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辭焉。喪人無寶,仁親以為寶。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為利,而天下其孰能說之?孺子其辭焉!”公子重耳對客曰:“
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恆於斯,得國恆於斯。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辭焉。喪人無寶,仁親以為寶。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為利,而天下其孰能說之?孺子其辭焉!”公子重耳對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喪父死,不得與於哭泣之哀,以為君憂。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義。”稽顙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顯以致命於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顙而不拜,則未為後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則愛父也。起而不私,則遠利也。” ▲
滑稽列傳
兩漢:司馬遷
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
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嗚,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人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悅,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髡帣韝鞠,侍酒於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覩,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後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以諷諫焉。齊王曰:“善。”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嘗在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