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司馬學士慮囚
宋代:梅堯臣
縲囚往慮問,勤恤意不息。
猛虎在陷穽,挑尾尚求食。
常憂有詿誤,非罪罹暴迫。
藹藹萬乘都,憧憧四方客。
一遭纖微釁,監垢莫磨拭。
是以大君心,惟恐橫抵摘。
前法著以律,後法編以冊。
每當炎蒸時,獄器用刷滌。
應無古冤血,地下化為碧。
我今因牽吟,聊以肝膽瀝。
刑人皆得辜,不以尤地脈。
間歸即解鞍,浣手嫌控靮。
昔言善烹魚,必先溉釜鬲。
願言保兢慎,切勿厭此役。
夜月可留翫,清樽可獨適。
一榻寬且平,群動都已寂。
可用休其勞,不休庶終夕。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2923篇詩文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
宋代:梅堯臣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發憤搜岐陽。
我車我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張。
舫舟又漁縛鱮魴,何以貫之維柳楊。
從官執筆言成辛,書在鼓腰鐫刻臧。
歷秦漢魏下及唐,無人著眼來形相。
村童戲坐老死喪,世復一世如鳥翔。
唯聞元和韓侍郎,始得紙本歌且詳。
欲以氈苞歸上庠,大官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發憤搜岐陽。
我車我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張。
舫舟又漁縛鱮魴,何以貫之維柳楊。
從官執筆言成辛,書在鼓腰鐫刻臧。
歷秦漢魏下及唐,無人著眼來形相。
村童戲坐老死喪,世復一世如鳥翔。
唯聞元和韓侍郎,始得紙本歌且詳。
欲以氈苞歸上庠,大官媕阿馳肯將。
傳至我朝一鼓亡,九鼓缺剝文失行。
近人遇見安碓床,亡鼓作臼刳中央。
心喜遺篆猶在傍,以臼易臼庸何傷。
以石補空恐舂梁,神物會合居一方。
雷氏有子胡而長,日模月仿志暮強。
聚完辨舛經星霜,四百四十飛鳳皇。
書成大軸綠錦裝,偏斜曲直筋骨藏。
攜之謁我巧趨蹌,我無別識心旁徨。
雖與乃父非故鄉,少與乃父同杯觴。
老向太學鬢已蒼,樂子好古親縑箱。
誰能千載師史倉,勤此冷淡何肝腸。
而今祭酒裨聖皇,五經新石立兩廊。
我欲效韓非痴狂,載致出關無所障。
至寶宜列孔子堂,固勝朽版堆屋牆。
然須雷生往度量,登車裹護今相當。
誠非急務煩紀綱,太平得有朝廷光。
山水大字輦已嘗,於此豈不同粃糠。
海隅異獸乘舟航,連日道路費芻糧。
又與茲器殊柔剛,感慨作詩聊激昂。
願因諫疏投皂囊,夜觀奎壁正吐芒。
天有河鼓亦焜煌,持比負鼎乾成湯。
▲登瓜步山二首
宋代:梅堯臣
瓜步山頭廟,堂因魏武興。
亡歸從赤壁,事去憶西陵。
軍井藏雲杪,林根擁石棱。
微風認江水,細甲幾千層。
寄麥門冬於符公院
宋代:梅堯臣
佳人種碧草,所愛凌風霜。
佳人昔已歿,草色尚蒼蒼。
陸行載以車,水行載以航。
於今五六年,與我道路長。
思人不忍棄,期植寒冢傍。
我嗟復北去,安得畢此喪。
留植精舍中,遠挈防根傷。
他時京峴下,不比野蒿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