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僧師能
唐代:王質
稽首十方大醫王,乞我太素靈樞方。無朱無墨無文章,不用桂朮參芝香。
亦非山澤川原良,非丸非散仍非湯。勺撮銖兩何能量,尋源不出羲農黃。
岐伯伊叟無交相,而況韓孟陳吳楊。一切靈府常含光,不屬心脾肝膽腸。
倏忽六猴窺六窗,心花撩亂空飄颺。三界六趣橫顛狂,六交十習紛踉蹡。
中此疾者何茫茫,爾出何策能相當。此魔跋扈真強梁,汗流盧扁走且僵,眼亂孫陶驚而蹌。
溫寒燥濕翻陰陽,君臣佐使徒慞惶。我發刀匕非尋常,應證取效無參商。
臨濟一擊雷橫撞,德山一喝龍騰驤。荒郊解使枯骨強,龍盤虎繞嬉迷藏。
明月堂中啟秘囊,一服甘露玻璃漿,大千世界都清涼。
此藥亟咽不必嘗,一粒中裹千金剛。炮爁炙煿誰精詳,聽取露柱聲琅琅。
西溯江漢浮瀟湘,呼將石人撐鐵航。藥囊拋向江中央,長風落日雲蒼蒼。
王質
王質(769年—836年),字華卿,太原祁人,王潛第五子。清廉方雅,為政有聲。雖權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議。在宣城辟崔珦、劉濩、裴夷直、趙丱為從事,皆一代名流。視其所與,人士重之。► 522篇詩文
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生處 一作:深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師說
唐代: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