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初冬望前一日本師天然老和尚六十又一示生人天胥慶華梵交響恭賦律言敬致末祝
五葉回春綠,雙輪導瞑流。寶壇高宿將,芳軌正中區。
盛世材偏美,名山跡屢投。圓音通十域,至德仰千秋。
洞水天潢浚,宗風地軸留。一麟孤玉角,四海集金彪。
慧刃回煙水,神針貫鬥牛。選官江右近,游岳尚平羞。
聖諦凋人爵,囂塵惜馬頭。閱人懸至鑒,據座得真吼。
性相融相攝,行藏自可求。坐深喧斗蟻,機闊覺鳴鳩。
逗月苔煙少,藏鶯雪樹稠。沿流拋楚玉,礱石轉吳鉤。
雷震山常響,花明筆盡收。急湍抽蚌腹,傑石駕龍樓。
道泰澆風隱,岩高瑞氣浮。絳霞騰翡翠,白麈傲王侯。
初地稱韶石,重來即鄧州。鳳林存眼目,狐徑鏟戈矛。
力勁回瀾柱,風嚴狎水鷗。入城卑俗降,及室弛心偷。
白石饒清露,彤雲護綠籌。松枝生珀軟,柏葉應機抽。
憑檻知無際,扶筇豈有侔。靈峰猶隱隱,貝葉自颼颼。
側仰孚慈力,群趨慶鶴儔。披珠慚異掌,飲乳咽乾喉。
一偈稱難盡,三回匝未休。梅花呈曙色,此意獨悠悠。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湧,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1281篇詩文
猜您喜歡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