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四
元代:劉鶚
北道只雲張帥在,憲君倚賴重如山。那知世道如前險,二使遭逢亂石灘。
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劉鐵雲[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鍊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0篇詩文
寒夜
元代:劉基
月上前山夜寂寥,江城鼓角殷寒宵。魚龍水落滄溟靜,鴻雁聲來紫塞遙。
風物自應隨律轉,霜髯爭得見春消。青釭冷暗愁眠怯,樓外頻移北斗杓。
讀廣琴操
元代:劉仁本
朝陽有異士,曾造重華庭。一鼓南風曲,萬物為和平。
東姬及漢晉,秦楚無餘聲。彼或怨以怒,又或淫而傾。
素弦不為理,千載懷幽貞。美哉昌黎伯,掇拾風雅英。
頎然作十操,擬托周孔名。辭情或微隱,古意誰能徵。
抱琴適東海,乃遇鄒陽生。廣操一紬繹,援琴為我聽
朝陽有異士,曾造重華庭。一鼓南風曲,萬物為和平。
東姬及漢晉,秦楚無餘聲。彼或怨以怒,又或淫而傾。
素弦不為理,千載懷幽貞。美哉昌黎伯,掇拾風雅英。
頎然作十操,擬托周孔名。辭情或微隱,古意誰能徵。
抱琴適東海,乃遇鄒陽生。廣操一紬繹,援琴為我聽。
三嘆有遺音,始足擴其情。天地既寥廓,日月行清明。
夜忽夢聖哲,吾衰感精靈。起謝抱琴士,伐木何丁丁。
長揖出門去,幽思秋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