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湯九山還古岡 其一
明代:湛若水
樵山高高霄漢間,常恐相攜著步難。收拾臨歸春景□,□朝何處憶商顏。
湛若水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0篇詩文
擬贈內南歸
明代:湛若水
萍生無根蒂,聚散故不常。結締水中荇,牽引隨波浪。
荇性有本根,行子念故鄉。憶昔與子別,八九度星霜。
誓同鴻與雁,北徂以隨陽。一息在天涯,萬里永相望。
昨日寄書至,兩載病喉瘡。令我中情熱,矧子詎能忘。
別長苦會短,子獨去踉蹡。豈無兒女情,歌竟長慨慷
萍生無根蒂,聚散故不常。結締水中荇,牽引隨波浪。
荇性有本根,行子念故鄉。憶昔與子別,八九度星霜。
誓同鴻與雁,北徂以隨陽。一息在天涯,萬里永相望。
昨日寄書至,兩載病喉瘡。令我中情熱,矧子詎能忘。
別長苦會短,子獨去踉蹡。豈無兒女情,歌竟長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