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 其六十六
宋代:張公庠
黃羅雙幅裹除書,新拜昭容稱意無。真色不勞施粉黛,香閨虛掛十眉圖。
張公庠
張公庠,字元善。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兩宋名小集》卷三二三《張泗州集》序)。嘉祐八年(一○六三)為秘書省著作佐郎(《臨川先生文集》卷五一《奏舉人張公庠著作佐郎制》)。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知晉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二)。三年,徙知蘇州(明正德《姑蘇志》卷三)。又知邛州(《能改齋漫錄》卷一六)。晚年提舉南京鴻慶宮。有《張公庠宮詞》一卷。 張公庠詩,據汲古閣影抄宋書棚本《張公庠宮詞》、《四庫全書》本《張泗州集》以及《能改齋謾錄》所錄,合編為一卷。► 132篇詩文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醉翁亭記
宋代: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宋代:蘇軾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繰 通:繅)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