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九月邑大夫率僚佐及群士燕六平峰
明代:王恭
薜蘿迢遞隱仙都,簪佩登臨載玉壺。關樹早霜秋外落,奧河寒笛雁邊孤。
紅泉翠壁人皆醉,綠酒黃花晚更須。此會明年誰最健,重尋山水采茱萸。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岩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淒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台清嘯》等。► 61篇詩文
水墨蒲萄
明代:王恭
西塞秋風寒露飛,草龍珠帳正依依。不知五馬緣何事,轉羨涼州一斗微。
孟夏山中
明代:王恭
回溪風泛落花深,啼鵙聲中見綠陰。半壁白雲浮幾席,一簾晴翠襲衣簪。
幽棲也作懷人夢,高臥猶懸戀闕心。自笑淵明偏愛酒,山林寥落久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