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孫隱君
清代:李因篤
大路回且長,崑崙杳殊域。重華不可作,帝望何由塞。
世變紛相乘,民勞日以亟。積霖生塗潦,真宰久曠職。
饑溺如當平,敢雲一士力。其咨呼仁人,孰是益與稷。
邈彼孫登游,高蹤眾莫識。蒼蠅聞鳳噦,大笑乃滋惑。
流俗好危言,細儒工外飾。遵時在明哲,抱道惟守嘿。
芝草歌漢恩,蕨薇荷周德。贈予惟此語,三嘆奉嘉則。
李因篤
李因篤,字子德,一字孔德,號天生,陝西富平東鄉(今富平薛鎮韓家村)人。生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卒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聰敏,博學強記,遍讀經史諸子,尤諳經學要旨,精於音韻,長於詩詞,詩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實學,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韻學家、詩人。被時人稱為不涉仕途的華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薦鴻博授檢討。嘗辨秦中碑版極有依據。行、楷書用筆禿率,意近顏真卿。著《古今韻考》《受祺堂詩文集》《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 0篇詩文
丙寅十月朔,掃墓有感
清代:李詡
蓼莪篇廢幾潛然,聊率兒曹展墓田。烏鳥含情悲夜夜,春暉難報痛年年。
箕裘未善慚弓冶,詩禮丕承擴祖先。所幸熙熙忘帝力,及時耕鑿望孫賢。
寄查韜荒夏重德尹兄弟
清代:李良年
念君磊落好兄弟,家在龍山黃葉村。久闕寄書秋雁笑,憶曾縱酒雪鐙昏。
傳聞易改新烽火,耕鑿粗安舊篳門。見說耽游閒送日,歲寒丘壑肯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