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朝過袁太常特邱 其二
清代:錢澄之
端笏垂金老奉常,新詩猶記詠吳閶。佩環響自先朝舊,須鬢絲由渡海蒼。
強項可憐淹小草,故人曾許薦長楊。當時複壁相持泣,回憶江南淚幾行!
錢澄之
錢澄之(1612~1693),初名秉鐙,字飲光,一字幼光,晚號田間老人、西頑道人。漢族,安徽省桐城縣(今樅陽縣)人。明末愛國志士、文學家。作為皖江文化的重要詩人,與同期的顧炎武、吳嘉紀並稱江南三大遺民詩人,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傑出成就。 著有《田間集》、《田間詩集》、《田間文集》、《藏山閣集》等。錢澄之學識淵博,文筆雄健,質樸宏肆,不事雕琢。他勇棄俗學,專治古文,文章精潔、典雅,對後來“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響。錢澄之對數學、地理、訓詁、義理亦有研究。► 1篇詩文
再疊前韻 其二
清代:戴亨
不知補天用,聊傳清廟辭。柱徽殊習玩,堅白涅難緇。
霖雨鳴崖細,松風度隴遲。高山今在望,識曲慕當時。
晚抵彭城渡河
清代:鮑之鐘
亂山行欲盡,落日大河橫。水長頻移渡,堤高半掩城。
黃樓迷處所,白塔最分明。暝色沙橋路,弓衣數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