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風流子·茅舍槿籬溪曲

五代孫光憲

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自北。菰葉長,水葓開,門外春波漲綠。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一條小溪拐彎的地方,有一所周圍圍著槿樹籬笆的茅舍。雞鳴狗吠之聲,時斷時續,從草房的南邊和北邊傳來。水邊的茭白的葉子已經長大,茭白也可以采來做成美味的菜了。那葒草,葉呈紅色,也已開放。門外池塘里蕩漾著碧波。雖然,在茅舍外,看不見那忙於織布的農家婦女,但她那“軋軋鳴梭”的急促的織布聲,卻從房屋裡傳到外邊來。

注釋
⑴槿(jǐn)籬:密植槿樹作為籬笆。溪曲:小溪彎曲處。
⑵菰(gū)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於我國南方淺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莖名茭白,可作蔬菜。秋天結實如米葉菰米,可煮食。
⑶水葓(hóng):即葒草。生於路旁和水邊濕地,喜陽、溫暖和濕潤,耐瘠薄,不擇土壤,在濕地里野生。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茅草的房,槿木的籬,一條彎彎的小溪,雞犬各踞南北在自由嬉戲。茭白搖著長長的綠葉,蕹菜開滿了小花,門外的溪水,漲滿了春的濃綠。聽織機響處,軋軋聲急。歡快的梭鳴穿透屋牆,唱著農家的田園曲。

注釋
⑴槿(jǐn)籬:密植槿樹作為籬笆。槿,落葉灌木。溪曲:小溪彎曲處。
⑵菰(gū)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於中國南方淺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莖名茭白,可作蔬菜。
⑶水葓(hóng):即蕹菜,生於路旁和水邊濕地,莖中空,亦稱通菜。
⑷綠:一作“淥”。
⑸聽織:聽織布聲。
⑹促:急促。
⑺軋軋:象聲詞。

鑑賞

孫光憲生長在五代的後唐和北宋初期。他很勤學,博通經史。這首《風流子》,在他的八十多首詞中,是別具一格的。它描寫了田園、村舍的風光,生活氣息很濃。詞中描繪的是一幅安詳的水鄉農家圖,連雞犬都在安詳地來回覓食,猶如從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這安詳中不息的生機,在葉上,在花上,在門外流水,門裡人家。那軋軋織布聲卻是他驀然聽到的,就從他駐足留戀的流水家傳出。於是他知道,在這安詳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勞作。

作品所展現的,是一幅水鄉農村的風俗畫。作者在藝術處理上的一個最大特色,是準確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徵的水鄉農村的環境、景物以及生活內容,用簡練樸素的語言加以描繪。在一條小溪的拐彎處,一帶的槿(音“僅”,一種落葉灌木)籬掩映著幾間茅屋。春天已經到來了,溪邊淺水中,菰葉長,水葓(音“洪”,一種水草)開,春波蕩漾。這是一個安恬寧靜的處所,作者又在這幅畫面上配上了動態與音響:屋外雞犬往來覓食,屋內紡車聲響軋軋傳出。詞中雖然未曾出現人物,但我們已能感受到這農家忙碌的氣氛了。全詞取材選景的角度和處理都很得當。加之筆墨經濟,色調簡淡,動靜協調,更具有濃郁的農家風味。

在孫光憲之前,文人詞中寫到農村的,只有劉禹錫的一首《竹枝》:“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而在孫光憲之後,蘇軾曾寫有農村詞《浣溪沙》五首,辛棄疾則更有數十首之多。農村詞的創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雖然,孫光憲的這首農村詞,與他前後絕大部分的農村詞一樣,都未曾能反映出那個時代農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畢竟以這首詞填補了五代詞中農村詞的空白,與他的描寫隋煬帝荒淫誤國的《河傳》、邊塞征戰的《酒泉子》等詞一起,在題材內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間詞的樊籬。

賞析

這首《風流子》,在孫光憲的八十多首詞中,是別具一格的。它描寫了田園、村舍的風光,生活氣息很濃。詞中描繪的是一幅安詳的水鄉農家圖,連雞犬都在安詳地來回覓食,猶如從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這安詳中不息的生機,在葉上,在花上,在門外流水,門裡人家。那軋軋織布聲卻是他驀然聽到的,就從他駐足留戀的流水家傳出。於是他知道,在這安詳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勞作。

這首詞的藝術結構,可以分三個層次。開頭的兩句是第一個層次。村民居住的茅舍坐落在一條潺潺流水的清溪的彎曲處,周圍栽著槿樹,形成了嚴密的屏障。雞犬之聲,時斷時續,從茅舍的南邊和北邊傳來。作者用槿籬溪曲,裝點了茅舍的優美環境。並捕捉了當時農村的特徵——雞犬之聲,有著和平生活的氣氛。

“菰葉長,水葓開,門外春波漲綠”三句,是第二個層次,描繪了茅舍周圍使人留戀的景色。這三句構成了絢麗多彩的景象:水邊的茭白葉子,長得又嫩又大;水葓花爭媚鬥豔,滿溪盛開;池塘里碧波蕩漾,春意盎然。其中“漲”字用得極妙,它表明剛下過一場雨,積蓄了滿滿蕩蕩的一池春水。

“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這三句是最後一個層次,也是作者比較用心的構思。茅舍之外,儘管看不見那忙於織布的農家婦女的形象,可是“軋軋鳴梭”急促的織布聲,卻從房屋裡傳到了外邊。“聲促”的“促”字,用得恰到好處,它說明了織布的婦女,在辛勤地緊張地勞動著。

這首詞的藝術構思是比較成功的,它緊緊地圍繞著茅舍,展開了構思和布局。整首詞嚴謹完整,質樸自然,色彩鮮明。真切地展現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農村圖畫。那茅舍所在秀麗的環境,農家婦女急促的織布聲,形象鮮明。這是作者對田園、村舍風光的真實反映。假若作者只寫一所孤零零的茅舍和村婦急促的織布聲,不寫那美麗的環境和雞鳴狗吠之聲,或只寫其中的一兩樣景致,不言而喻,這也就不成為一幅完整的農村畫圖了。作者作為花間派詞人,能夠突破艷麗柔縻的詞風的束縛,純粹採用白描的手法,寫出這樣樸素明暢、輕快活潑、通俗易懂、別具一格的詞作,應當說是非常可貴的。

在孫光憲之前,文人詞中寫到農村的,只有劉禹錫的一首《竹枝》:“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而在孫光憲之後,蘇軾曾寫有農村詞《浣溪沙》五首,辛棄疾則更有數十首之多。農村詞的創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雖然,孫光憲的這首農村詞,與他前後絕大部分的農村詞一樣,都未曾能反映出那個時代農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畢竟以這首詞填補了五代詞中農村詞的空白,與他的描寫隋煬帝荒淫誤國的《河傳》、邊塞征戰的《酒泉子》等詞一起,在題材內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間詞的樊籬。

孫光憲

孫光憲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台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77篇詩文

猜您喜歡

蘇幕遮·草

宋代梅堯臣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烏夜啼·石榴

宋代劉鉉

垂楊影里殘紅。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東風。暮雨急。曉鴉濕。綠玲瓏。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守著窗兒 一作:守著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