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余老矣,賦此為猿鶴問)
宋代:張炎
及春遊,卜夜飲,人醉萬花醒。轉眼年華,白髮半垂領。與鷗同一清波,風苹月樹,又何事、浮蹤不定。
靜中省。便須門掩柴桑,黃卷伴孤隱。一粟生涯,樂事在瓢飲。愛閒休說山深,有梅花處,更添個、暗香疏影。
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陝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後,前半生居於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後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雲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於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591篇詩文
菩薩蠻(秋)
宋代:鑒堂
砌風鳴葉繁霜墜。墜霜繁葉鳴風砌。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砧響更蛩吟。吟蛩更響砧。
西江月
宋代:程鄰
階下寶鞍羅帕,門前絳蠟紗籠。留連佳客悵匆匆。賴有新團小鳳。
瓊碎黃金碾里,乳浮紫玉甌中。歸來襲襲袖生風。齒頰餘甘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