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讀《五代史》雜詠三十九首 其十一

清代張晉

郭門高竟負恩私,樓上先將一矢遺。余骨焚時煩樂器,果然終始不相離。

猜您喜歡

題東村茅舍

清代張善恆

雖設柴門晝亦關,衡茅低架兩三間。平分窗外千竿行,高臥林南一枕山。

釀酒每逢秋色暮,鈔書常愛紙痕斑。蓬蒿原是吾家物,仲蔚年來久不刪。

水調歌頭 題王海村湖樓秋思圖追和劉芙初太史

清代張祥河

湖水渺天際,遙憶響泠泠。此中宜著詩句,寫上碧雲屏。

一自紅橋摻袂,再向白鷗回首,華發感星星。休道宦遊好,鄉思逐潮生。

酒人疏,酒爐杳,酒杯停。有誰澹妝,濃抹絕艷也秋零。

不記韜光竹徑,頗念飛來峰色,小憩冷泉亭

解連環

清代張祥河

剪鐙遙夕。問流黃刷罷,幾番催織。為捧心、消瘦年年,夜涼怨秋河,一牆紅隔。

眼角情濃,更羞倚、曲屏風側。道花時不見,撲蝶重尋,頓怯風力。

西樓向誰弄笛。嘆更闌月好,何事輕擲。恁醉後、褪了燕支,有雙袖黏來,者般狼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