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子華持國玉汝來飲西軒
宋代:梅堯臣
我誠官局冷,終日事靡括。
每耽古人書,似與世俗闊。
同道三四人,來過慰饑渴。
迭相陳語言,曾未厭刀呾。
自中將過晡,留飯具麄糲。
薄酒繼以斟,不覺寒日沒。
愚妻方罷沐,供飯愧倉卒。
凍婢昧煎和,親調首忘佛。
每食各驚顧,誰謂不黔突。
倦仆暖吾薪,飢馬飽吾秣。
馬無歸嘶聲,仆有顏色活。
安穩不知疲,明釭仍為撥。
醉言實無次,曾未窮本末。
諸君競相先,出口論莫奪。
復雲天地間,此能有幾達。
我聞顏汗下,恐後謗難遏。
其間常有言,但未見疵齾。
終當輕有若,悔目已屢{左目右必}。
信哉群玉林,豈得依朽卉。
吾心為之然,收舌如斷割。
寄音謝豪俊,茲蘊只圭撮。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2923篇詩文
寄謝師直
宋代:梅堯臣
憶同仲春月,冒雨過穰亭。
聊酌山酒別,獨吟夜燈青。
明朝上嶺路,群岫張雲屏。
忽入川谷秀,固非平生經。
綠竹間紅萼,紫藤垂千扃。
春塘水決決,野老發星星。
田父相與至,里言尚可聽。
始聞丹砂岑,遂識五壠形。
傍瞻禹湯跡,競信廟貌靈。
邀我陟巉巉,
憶同仲春月,冒雨過穰亭。
聊酌山酒別,獨吟夜燈青。
明朝上嶺路,群岫張雲屏。
忽入川谷秀,固非平生經。
綠竹間紅萼,紫藤垂千扃。
春塘水決決,野老發星星。
田父相與至,里言尚可聽。
始聞丹砂岑,遂識五壠形。
傍瞻禹湯跡,競信廟貌靈。
邀我陟巉巉,宿霧方冥冥。
暗沾衣裘濕,時襲草木馨。
棟宇敞絕頂,牲酒列幽亭。
竹杯占禍福,巫錦醉一嚀。
日晏別雲外,月出至近垧。
僕夫疲不進,鞭策無暫停。
我馬忽顛墜,君心同鶺鴒。
再駕體無傷,扣關燭已熒。
自茲期莫逆,未契心所銘。
匆匆操行袂,泛泛如水萍。
今來各一方,安得且醉醒。
▲寄題張光祿榮佚堂
宋代:梅堯臣
疏氏昔二傅,張氏今兩卿。
相去千餘載,能與同令名。
亦嘗便侍從,況有冰玉清。
山懷山東業,力制河北兵。
雲煙忽起晦,日月不得明。
白首無所為,脫身吳楚城。
七十還印綬,不以名教輕。
葺堂讀舊書,時出郊郭行。
水邊觀游魚,樹底愛啼鶯。
適逢野老語,
疏氏昔二傅,張氏今兩卿。
相去千餘載,能與同令名。
亦嘗便侍從,況有冰玉清。
山懷山東業,力制河北兵。
雲煙忽起晦,日月不得明。
白首無所為,脫身吳楚城。
七十還印綬,不以名教輕。
葺堂讀舊書,時出郊郭行。
水邊觀游魚,樹底愛啼鶯。
適逢野老語,復問農人耕。
紛紛世上士,車馬無此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