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詠 其一 墾荒
明代:成鷲
愛此無租稅,荒田自在耕。土膏深更出,混沌鑿還生。
鈯斧懸腰重,長欃著手輕。偶來問農圃,大地幾時平。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登大科峰絕頂
明代:成鷲
愛山登陟不辭勞,直上嶔岑振敝袍。老去始知行腳穩,年來惟恐置身高。
青天有路隨孤鶴,滄海無根仗六鰲。閒倚西風發清嘯,下方誰識是吾曹。
過芙蓉溪訪梁孝廉
明代:成鷲
獨木橋邊溪水清,扁舟來往早潮生。就園嘗果逢僧至,下榻看山引鶴行。
高士一身皆道骨,大兒九歲有詩名。此中莫道無征戰,家養莎雞教用兵。
鵝潭漁父 其一
明代:成鷲
石門斜日柳波煙,釣得槎頭縮項鯿。小港溪橋沽酒去,大通漁火枕蓑眠。
山腰系帶朝收網,水面生皴夜纜船。羨爾浮家識風雨,自傷留滯一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