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杏花天·病來自是於春懶

宋代辛棄疾

病來自是於春懶,但別院、笙歌一片。蛛絲網遍玻璃盞,更問舞裙歌扇。
有多少鶯愁蝶怨。甚夢裡、春歸不管。楊花也笑人情淺,故故沾衣撲面。

創作背景

這闋詞鄧廣銘先生附於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原因說是由於詞中“病來自是於春懶”等語,和是年所作之“病笑春先到,閒知懶是真”的《南歌子》所述意興正相合之故。

賞析

首句“病來自是於春懶”。病了,自然是於春事就懶得管了。這“病”,也許是生理的,窮愁潦倒嘛,病也不新鮮。但古來病字多作憂患貧窮的同義詞。人一窮困了,當然於春事也就勤快不了。自己於春事為懶,然而別院此時的笙歌,正響成一片。兩兩對照,何等鮮明。這不僅想起昔日的繁華、熱鬧都衰歇了,更傷心的是,既然主戰派落到了如此地步,那個笙歌一片的別院,作為政治對立物,當然就是主和派了。自己這裡既然是酒杯塵封,那么昔日的清客此時也都過到那邊去了吧。當“下官歌舞轉悽惶,剩得幾支笛”都不得不作為貨幣而付作酬勞的時候,就不用談什麼歌舞了。歌妓雲散,酒杯塵封,則無人上門也就可想而知了。這時唯一和以前一樣的就只有楊花,對他是依舊是熱情地沾衣撲面,沒有因他這么窮病而嫌棄得遠遠地離開他。而且當作者正感到辛酸時,倒感到一如平時的楊花,反而因憤世俗之澆薄,似更故意的親熱了。這親熱,正表現在它“笑人情淺”。這一“笑”字,冷峻極。人們往往以水性楊花比喻薄情,他這裡卻認為楊花反而比人之情是更為深厚的。對輕薄的楊花,居然有不能承受之重的感慨,則這個世道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軟如輕絮的楊花,在他手裡卻成了沉重的鞭撻。寄慨之深,不止翻案文章寫得好而已。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1399篇詩文

猜您喜歡

南征

唐代杜甫

春岸桃花水,雲帆楓樹林。
偷生長避地,適遠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菩薩蠻·濕雲不動溪橋冷

宋代朱淑真

濕雲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乾。夜深花正寒。

暑旱苦熱

宋代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乾?
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