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隆興寺禮大佛
清代:弘曆
真定大佛夙所聞,調御丈夫天人尊。禮遍文殊不見法,便道因之一入門。
權城南望亘埤堄,香閣遙見高橫雲。龍騰故苑尋霸業,獅吼初地禮法輪。
繚垣拓落據塏址,佛樓穹窿切迥旻。曲廊延袤下無地,豐碑插笏何紛紜。
豈能一一辨氏代,開皇開寶依稀分。吉祥雲里瞻相好,五髻千臂懸星辰。
金容滿月白毫彩,莊嚴具足威且神。其高丈六復丈六,有如量頂無邊身。
我聞虛空泯邊際,孰非佛相徒是雲。須彌非大芥非小,目迷五色心猶塵。
隋創唐修成往跡,墨胎今尚傳將軍。後周辟異意本吝,鑄泉豈復今猶存。
宋祖重造稱功德,悉擅未識六度真。闍黎荒唐詎宜信,銅出眢井傳俗論。
佞則不可毀何必,操戈聚頌難具陳。憑欄聊且縱遠目,小陽景物方如春。
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
清代:納蘭性德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登泰山記
清代: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