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高汝一少卿識山堂
宋代:樓鑰
廬山之高誰不識,欲識其真了難得。
往來山中最親切,嶺為橫看峰是側。
曾從彭蠡望山外,識得山南昧山北。
山體如如本不動,人苦求之愈多惑。
君今一堂據湓城,香爐五老皆嘉賓。
莫問後前與向背,面目還君多識真。
君今與山如故人,慎毋忽作白頭新。
堂中燕坐靜且壽,君其於此知吾心。
樓鑰
樓鑰(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學家。字大防,又字啟伯,號攻媿主人,明州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樓璩的三子,有兄長樓鐊、樓錫,與袁方、袁燮師事王默、李鴻漸、李若訥、鄭鍔等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及第。歷官溫州教授,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隨舅父賀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謚宣獻。袁燮寫有行狀。有子樓淳、樓濛(早夭)、樓潚、樓治,皆以蔭入仕。歷官溫州教授、樂清知縣、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兼翰林侍講、資政殿學士、知太平州。 乾道間,以書狀官從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記敘途中所聞,成《北行日錄》。► 1248篇詩文
戲和淳詩卷
宋代:樓鑰
澄江如練淨,新月似鐮磨。
老柳飄輕絮,良苗颭細波。
歌聲追古郢,詩價怯新羅。
到處還成醉,芳醪旨且多。
蘇江陰輓詞
宋代:樓鑰
萬卷蟠胸次,千篇秀筆端。
朝行期奮迅,賢路竟艱難。
雖號循良守,欠為文字官。
遺編幸無恙,留與後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