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晚秋
明代:王恭
澤國秋氣深,微霜葛衣薄。斜日川上寒,孤峰鏡中落。
渺渺粵人煙,依依海山郭。鄰笛聲已淒,遙砧晚猶作。
滄波苦竹斷猿哀,蔓草黃花與嘯台。前代風流亦如此,如何不飲杜陵杯。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岩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淒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台清嘯》等。► 61篇詩文
別鄭東溟同年
明代:王漸逵
磊落東溟子,為官遲爾期。十年猶未轉,五馬得深依。
落日桑麻課,春風島嶼詩。何時蒼海上,相對拾珠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