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秋 其四 秋屋
明代:成鷲
一所尖頭屋,千山落木風。日斜葭菼外,人在寂寥中。
倚樹見歸鳥,開軒聞草蟲。轉嫌鄰舍近,隔水結茅篷。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舟中雨況
明代:成鷲
江分四會水三叉,才聽灘聲見淺沙。滿眼波流思砥柱,一天風雨過蘆巴。
減將午食添魚米,待得新晴埽雪花。勞動同舟遠相示,白雲深處是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