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
唐代:元稹
胡部新聲錦筵坐,中庭漢振高音播。太宗廟樂傳子孫,
取類群凶陣初破。戢戢攢槍霜雪耀,騰騰擊鼓雲雷磨。
初疑遇敵身啟行,終象由文士憲左。昔日高宗常立聽,
曲終然後臨玉座。如今節將一掉頭,電捲風收盡摧挫。
宋晉鄭女歌聲發,滿堂會客齊喧呵。珊珊珮玉動腰身,
一一貫珠隨咳唾。頃向圜丘見郊祀,亦曾正旦親朝賀。
太常雅樂備宮懸,九奏未終百寮惰。惉滯難令季札辨,
遲回但恐文侯臥。工師盡取聾昧人,豈是先王作之過。
宋沇嘗傳天寶季,法曲胡音忽相和。明年十月燕寇來,
九廟千門虜塵涴。我聞此語嘆復泣,古來邪正將誰奈。
奸聲入耳佞入心,侏儒飽飯夷齊餓。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825篇詩文
舞曲歌辭。功成慶善樂舞詞
唐代:佚名
壽丘惟舊跡,酆邑乃前基。粵余承累聖,懸弧亦在茲。
弱齡逢運改,提劍郁匡時。指麾八荒定,懷柔萬國夷。
梯山盛入款,駕海亦來思。單于陪武帳,日逐衛文lq.
端扆朝四岳,無為任百司。霜節明秋景,輕冰結水湄。
芸黃遍原隰,禾穎積京坻。共樂還譙宴,歡此
壽丘惟舊跡,酆邑乃前基。粵余承累聖,懸弧亦在茲。
弱齡逢運改,提劍郁匡時。指麾八荒定,懷柔萬國夷。
梯山盛入款,駕海亦來思。單于陪武帳,日逐衛文lq.
端扆朝四岳,無為任百司。霜節明秋景,輕冰結水湄。
芸黃遍原隰,禾穎積京坻。共樂還譙宴,歡此大風詩。
▲遼城望月
唐代: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輝照遼碣。映雲光暫隱,隔樹花如綴。
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
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