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兒 和晉臣賦落花
宋代:辛棄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
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而今春似,輕薄盪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後。
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
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1399篇詩文
送滕邁郎中赴睦州
唐代:趙嘏
郡齊秋盡一江橫,頻命郎官地更清。
星月去隨新詔動,旌旗遙映故山明。
詩尋片石依依晚,帆掛孤雲杳杳輕。
想到釣台逢竹馬,只應歌詠伴猿聲。
代美人愁鏡其一
唐代:李白
明明金鵲鏡,了了玉台前。拂拭交冰月,光輝何清圓。
紅顏老昨日,白髮多去年。鉛粉坐相誤,照來空悽然。
美人贈此盤龍之寶鏡,燭我金縷之羅衣。時將紅袖拂明
月,
為惜普照之餘暉。影中金鵲飛不滅,台下青鸞思獨絕。
稿砧一別若箭弦,去有日,來無年。狂風吹卻妾心斷,
玉箸並墮
明明金鵲鏡,了了玉台前。拂拭交冰月,光輝何清圓。
紅顏老昨日,白髮多去年。鉛粉坐相誤,照來空悽然。
美人贈此盤龍之寶鏡,燭我金縷之羅衣。時將紅袖拂明
月,
為惜普照之餘暉。影中金鵲飛不滅,台下青鸞思獨絕。
稿砧一別若箭弦,去有日,來無年。狂風吹卻妾心斷,
玉箸並墮菱花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