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三
清代:易順鼎
珍叢銷歇,鎮分花拂柳。擬向東皇綠章奏。記琴心惜別,鬢影傷春,挨過了、一樹碧桃開後。
青衫無恙在,小杜才華,湖海飄零十年久。鈿約古難圓,化作胭脂,願鎮日、不離卿口。
且手擘紅蕉寫新詞,拚地老天荒,相思白首。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後,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台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後在廣西。雲南、廣東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後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遊,袁世凱稱帝後,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後,縱情於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並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2篇詩文
二坪道中遇大風
清代:林占梅
沖寒惟疾走,閉口似銜枚。飛土揚天起,狂風捲地來。
雁行低復斷,猿嘯急尤哀。小憩茅亭下,相看面欲灰。
洞仙歌 其二
清代:易順鼎
鄰園半畝,讓游蜂歡喜。罌粟濃時盡來矣。怎孱風葬綠,猛雨鏖紅,能幾日、黃菜花開滿地。
閒憑亭子望,牡礪牆高,一陣東風換人世。詞客感三生,物變星移,卻不道、花猶如此。
便他日登臨眼休開,怕這點滄桑,總難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