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庠,字元善。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兩宋名小集》卷三二三《張泗州集》序)。嘉祐八年(一○六三)為秘書省著作佐郎(《臨川先生文集》卷五一《奏舉人張公庠著作佐郎制》)。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知晉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二)。三年,徙知蘇州(明正德《姑蘇志》卷三)。又知邛州(《能改齋漫錄》卷一六)。晚年提舉南京鴻慶宮。有《張公庠宮詞》一卷。 張公庠詩,據汲古閣影抄宋書棚本《張公庠宮詞》、《四庫全書》本《張泗州集》以及《能改齋謾錄》所錄,合編為一卷。► 132篇詩文
猜您喜歡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欄桿 一作:闌乾)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