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廷吉知縣
宋代:王之道
李侯入境憐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變霖雨,一時凋瘵歌岩夫。
我思東坡不可見,夜諷新詩還撚鬚。
慶源老人骨已朽,愛民似子當今無。
稻田上下水聲接,農家準擬相攜壺。
南鄰敗屋欹欲倒,君來往往人爭扶。
流離複合燕相賀,向人況欲嘲解襦。
吏民莫怪吾面瘠,耄倪艱食方飢癯。
政聲不必家置喙,自然和氣成歡呼。
何當相聚飲一斗,高吟大笑臨邛壚。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於宋哲宗元祐八年,卒於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朴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雲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後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於世。► 1228篇詩文
重建峴山羊侯祠歌
宋代:王洙
襄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
山形卑墮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絕水闕左非其亹。
砠巔贔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
漢流長騖濱其足,東望瀰迆皆平原。
槎頭下瞰罟罶集,蔡洲近眺田園蕃。
何物茲山匪秀出,得使今古聞聽喧。
自昔羊公好登覽,山名
襄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
山形卑墮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絕水闕左非其亹。
砠巔贔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
漢流長騖濱其足,東望瀰迆皆平原。
槎頭下瞰罟罶集,蔡洲近眺田園蕃。
何物茲山匪秀出,得使今古聞聽喧。
自昔羊公好登覽,山名直為賢者存。
鹿門望楚鎮區境,鳳林冠蓋延山樊。
丹岩翠壁互幽勝,日月虧蔽煙嵐屯。
公胡遺彼而樂此,談者未始聊診論。
吾謂聖達意超豁,高覽便欲周乾坤。
孔登泰山小天下,阮升廣武嘆豎昏。
會稽探穴禹書出,之罘望海雲濤翻。
此中風景亦虛遠,極目見盡江山源。
東吳未定勞機策,置酒嘯詠紓憂煩。
數顧潤甫恤躬後,誓將百歲游清魂。
對公盛德與山永,正唯湛輩如公言。
今茲去公僅千載,凜然英氣猶軒軒。
我來追古一長息,舊跡廢毀成悲吞。
民豪占山童其木,嘉植不得容本根。
利取薪蘇積稛絭,粥之陶瓬供燒燔。
羊公無廟忽不祀,但縱淫鬼歆牲蘩。
中庭有碑即墮淚,至今觀者懷仁恩。
於民何誅不足問,非民忘德由官惛。
下教邑里復祠宇,敘諸祭典躋之元。
思仁愛樹恭所茇,禁止樵伐修壖垣。
且欲王命得守固,謄言狀事馳九閽。
書聞天子蒙報可,金石款刻垂後昆。
使民永念古遺受,勖爾風化常丕敦。
▲再和
宋代: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雲,平地驊騮驅熟路。
分憂制節綿萬里,餘事文章兼七步。
千軍獨掃人共驚,八面俱來我何懼,
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萬卷森差互。
千言未困見縱橫,一點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雲,平地驊騮驅熟路。
分憂制節綿萬里,餘事文章兼七步。
千軍獨掃人共驚,八面俱來我何懼,
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萬卷森差互。
千言未困見縱橫,一點不加無謬誤。
音諧律呂鳳凰鳴,勢薄雲天鵬鳥怒。
流傳應有賈客售,在處豈無神物護。
公詩光焰千丈錦,我詩粗窘一尺布。
公詩雄富百雉都,我詩窮陋三家聚。
行經北海恍自失,出見西施羞反顧。
殘膏祗欲借鄰光,余潤有如蒙曉霧。
君侯雅志和薰風,聖主恩光深湛露。
事業終期白日懸,功名已見青雲附。
願公歸侍玉皇案,天香復與金童炷。
願公西取王母環,雲車直指瑤池鶩。
要當都俞廟堂上,豈久淹留井參度。
顧我塵埃不足論,屈曲世間隨所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