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倦客如今已老矣,而春天還像舊時一樣,每年都如期來到人間。可是我的心情已與過去大不相同,只能發出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嘆了。回憶以前經常在西湖一帶泛舟西湖,觀景看花,飲酒聽歌,幾無虛日。
雲見芳草觸動愁思,不免憶起著春羅湘裙的歌童舞女。現在的一些歌伎舞女,她們打扮得比舊時歌伎舞女更加嬌艷。西湖邊上的婀娜柳枝臨風婆娑而舞,只能令人追憶當年之歌喉舞腰而已。
注釋
①臨江仙:詞牌名。雙調,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韻。
②倦客:詞人自指。
③南陌:遊樂之地。
④翠樓:詞中指妓館歌樓。
⑤遠眼愁隨芳草,湘裙憶著春羅:雲見芳草觸動愁思,不免憶起著春羅湘裙的歌童舞女,勾引起對昔年繁華生活的緬懷。這兩句化用了牛希濟《生查子·春山煙欲收》中的“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⑥婆娑(suō):盤鏇起舞。
創作背景
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舉兵北伐,並敗兵而回,詞人受到牽連,被免職,發配邊疆。根據張鐓在嘉泰元年(1201年)辛酉所作的《梅溪詞序》推斷,詞人失勢之時應該已近50歲。《臨江仙·倦客如今老矣》當作於詞人被罷免、失勢之後。賞析
上片首句“倦客如今老矣”。詞人自稱“倦客”,是由於經歷了生活的挫折,對人世產生了厭倦情緒的緣故。“舊時可奈春何”,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但詞人的心情卻不同於往年,感嘆的意味很重。下文轉入回憶。“幾曾湖上不經過。看花南陌醉,駐馬翠樓歌”說往年經常在西湖一帶游賞觀光,幾無虛日。“看花南陌醉,駐馬翠樓歌”是全詞中最精采的語句。它用華麗的字面勾畫出了一幅由色彩、聲音和動態所組成的形象鮮明的生活圖景,概括了詞人過去那段看花賞景、飲酒聽歌的繁華熱鬧的生活經歷。
寫到下片,詞人又把回憶的內容集中在歌妓之類的人物身上。“遠眼愁隨芳草,湘裙憶著春羅”兩句,由牛希濟《生查子》的“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演化而來,詞人著意增添了“愁”、“憶”兩個字,從而使他重新寫出來的詞句的抒情色彩更加濃烈,抒情作用也更加直接。“枉教裝得舊時多”一句,起著由回憶過去轉到述說當前的過渡和連線的作用,儘管現在仍可看到一些裝飾得比舊時模樣更好的歌妓舞女,但卻引不起詞人舊日的歡快情緒了。結尾的“向來歌舞地,猶見柳婆娑”要與上片的“看花”、“駐馬”兩句合看,因為它們之間有聯繫,也有對比,而從中展示的則是一種由於今昔變化而引發出來的感嘆與悲傷。
從風格看,這首詞只是繼承了唐五代北宋以來的婉約派詞風,境界比較狹窄。但煉詞造句,頗為出色,尤以上片結尾二句“看花南陌醉,駐馬翠樓歌”,值得稱道。全詞以感嘆直人,以柳婆娑作結,中間插入昔時醉酒、騎馬、聽歌的回憶,虛實相間,反覆烘染,感傷情味較濃。
絳都春·余往來清華池館六年賦詠屢矣感昔傷今益不堪懷乃復作此解
凝佇。煙蘿翠竹,欠羅袖、為倚天寒日暮。強醉梅邊,招得花奴來尊俎。東風須惹春雲住。□莫把、飛瓊吹去。便教移取熏籠,夜溫繡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