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

唐代牛嶠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明月千里照著長城,將士的盔甲寒冷如冰,戍樓上寒風凜冽,又把長安吹入夢中。
思鄉的時候仰望蒼天,蒼天像思愁浩渺無邊。刁斗的殘聲里殘星稀落,城頭響起幾聲嗚咽的號角,隨著紛飛的大雪漫漫地飄散。

注釋
⑴紫塞:長城,亦泛指北方邊塞。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築長城,上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鮑照《蕪城賦》:“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
⑵金甲:鐵愷甲。
⑶戍樓:邊塞駐軍的營房。
⑷畫角:古樂器名,出自西羌,口細尾大,形如牛角,以竹木或皮革製成,外加彩繪,故稱“畫角”。後來軍中多用以報昏曉,振士氣。高適《送渾將軍出塞》:“城頭畫角三四聲,匣里寶刀晝夜鳴。”

賞析

這首詞描寫邊塞風物,表現征人的鄉愁。詞以“紫塞月明千里”開篇。北國早寒,夜間披金甲,本已淒冷難耐。孤獨中眺望遠天,只見明月臨關,光照千里。浩蕩的月色更引發鄉思。紫塞與長安之間,隔千里兮共明月,對月懷人,千載同此情感,思極入夢,因有“夢長安”之語。牛嶠是唐僖宗時的進士,他筆下的人物所夢的長安,當是實指,不是如後世之以長安代指京師。說是“夢長安”當兼思故土與念親人,且當不止此一夕為然,所以下片便不接寫夢中所見如何如何,不寫比寫出的容量更多。

下片仍是寫月夜望鄉。殘夜行將消逝,望中只見高天遼闊,殘星暗淡。慢漫飛雪中鄉關迷茫。只聽得戍樓之間間盪的畫角數聲,嗚咽沉鬱。在愁人聽來,真是如拉如訴。後來周邦彥《浪淘沙慢》過片的“情切,望中地遠天闊。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幾勺,便從此出。唐末五代時期,戰爭頻仍,民不聊生。而詞壇上最多追逐聲色艷情之作。誠如陸游《跋花間集》所說:“方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上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嘆也戰!或者亦出於無聊故耶?”牛嶠雖屬花間派,在香艷的詞作之外,還能將創作的視野由花間樽前擴展到邊來戍樓,寫出反映征人離愁之苦的作品,是很難得的。

這首詞所寫的邊塞鄉愁,從其情調上看,更接近中唐李益的邊塞七絕。它們所表現的悲涼、淒冷的情韻、氣氛,正是日益衰敗的悲劇時代的新反映。牛嶠以紫塞戍樓、中天皓月、飛雪漫漫等景物寄情,使得這首小詞的境界顯得闊大、雄渾,因此,雖悲涼而不絕望,雖淒冷而含有對溫情、幸福的期待。

牛嶠

牛嶠,字松卿(約公元890年前後在世),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後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後人又稱“牛給事”。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原有歌詩集三卷,今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32篇詩文

猜您喜歡

南樓令·古木向人秋

清代納蘭性德

古木向人秋,驚蓬掠鬢稠。是重陽、何處堪愁。記得當年惆悵事,正風雨,下南樓。
斷夢幾能留,香魂一哭休。怪涼蟬、空滿衾禂。霜落鳥啼渾不睡,偏想出,舊風流。

效古贈崔二

唐代高適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
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
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
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邈然在雲霄,寧肯更淪躓?
周鏇多燕樂,門館列車騎。
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
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
豈論草澤中,

奉寄韋太守陟

唐代王維

荒城自蕭索,萬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聞歸鴻。
寒塘映衰草,高館落疏桐。
臨此歲方晏,顧景詠悲翁。
故人不可見,寂寞平陵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