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
宋代:辛棄疾
一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雲遮。雪後疏梅,時見兩三花。比□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多。
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歸騎自隨車。白髮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1399篇詩文
謁金門(荼_)
宋代:程垓
花簇簇。觸眼萬條垂玉。小院春深窗鎖綠。水沈風斷續。
明月又侵樓曲。羞向枕囊拘束。只待夜深清影足。醉來花底宿。
祝英台近
宋代:辛棄疾
代對,意甚美矣。翌日,為賦此詞褒之也
水縱橫,山遠近。拄杖占千頃。老眼羞將,水底看山影。度教水動山搖,吾生堪笑,似此個、青山無定。
一瓢飲。人問翁愛飛泉,來尋箇中靜。繞屋聲喧,怎做靜中境。我眠君且歸休,維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時問。
一翦梅
宋代:辛棄疾
歌罷尊空月墜西。百花門外,煙翠霏微。絳紗籠燭照于飛。歸去來兮。歸去來兮。
酒入香腮分外宜。行行問道,還肯相隨。嬌羞無力應人遲。何幸如之。何幸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