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宋代:張鎡
山際樓台水際村,見梅常是動吟魂。
全身此日清芬里,籬落疎斜水喜論。
張鎡
張鎡(1153—1221?)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南宋文學家,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顯赫,為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他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1039篇詩文
自橫山歸偶成
宋代:張鎡
杖藜如向碧空行,路轉松杉面面聲。
遺廟香殘人少到,古台仙去草閒生。
都緣世念多時絕,不但塵襟逐境清。
卻上小輿歸寓舍,晚峰明暗紫煙橫。
題梅山
宋代:趙必橦
一隱吳門訪此山,深憐漢鼎尚多艱。
片言倘得回天聽,未必仙名滿世間。
六言
宋代:章甫
從來鐘鼎無夢,是處林泉可家。
料事頗知風雨,逢人且說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