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陵洞水簾
宋代:畢田
洞門千尺掛飛流,玉碎珠聯冷噴秋。
今古不知誰卷得,綠蘿為帶月為鉤。
過龜山
宋代:蘇轍
再涉長淮水,驚呼十四年。
龜山老僧在,相見一茫然。
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憐。
驅馳定何獲,少壯空已捐。
掉頭不見答,笑指岸下船。
人生何足雲,陵谷自變遷。
當年此山下,莫測千仞淵。
淵中械神物,自昔堯禹傳。
帆檣避石壁,風雨隨香菸。
爾來放冬汴,
再涉長淮水,驚呼十四年。
龜山老僧在,相見一茫然。
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憐。
驅馳定何獲,少壯空已捐。
掉頭不見答,笑指岸下船。
人生何足雲,陵谷自變遷。
當年此山下,莫測千仞淵。
淵中械神物,自昔堯禹傳。
帆檣避石壁,風雨隨香菸。
爾來放冬汴,冷沙漲成田。
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帶牽。
俯首見砂礫。
群漁捕魴鱣。
父老但驚嘆,此理未易原。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鏇。
眾形要同盡,獨有無生全。
百年爭奪中,擾擾誰相賢。
▲張秀才見寫陋容
宋代:蘇轍
潦倒形骸山上樗,每經風雨輒凋疏。
勞君為寫支離狀,異日長看老蟬。
落筆従橫中自喜,賦形深穩妙無餘。
偶然掛壁低頭笑,俱幻何妨彼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