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陸瑁養魚池
宋代:梅堯臣
來觀瑁湖水,乃是陸生居。
春塘草幾變,誰膾此中魚。
莫容科斗應,亦有魯王余。
不隨蛟龍飛,神鱉未可除。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2923篇詩文
挽東萊先生
宋代:孟行古
義路資開拓,愀然驚奠亡。
吾儕自如失,夫子獨何傷。
往日知鬷蔑,逢人敖子方。
哭君心欲折,迥立向蒼蒼。
詠懷
宋代:梅堯臣
西方有鳥鼠,生死同穴居。
物理固不測,孰言飛走殊。
雄雌豈相匹,飲啄豈相須。
一為枝上鳴,一為莽下趨。
苟合而異向,世道當何如。
尹子漸歸華產茯苓若人形者賦以贈行
宋代:梅堯臣
因歸話茯苓,久著桐君籍。
成形得人物,具體存標格。
神岳畜粹和,寒鬆化膏液。
外凝石棱紫,內蘊瓊腴白。
千載忽旦暮,一朝成琥珀。
既瑩毫芒分,不與蚊蚋隔。
拾芥曾未難,為器期增飾。
至珍行處稀,美價定多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