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吉州承天院清涼軒
宋代:黃庭堅
菩薩清涼月,游於畢竟空。
我觀諸境盡,心與古人同。
僧發侵眉白,桃花映竹紅。
儻來尋祖意,展手似家風。
黃庭堅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2546篇詩文
知命弟觀音贊
宋代:黃庭堅
普陀岩大聖,應身三十二。
慈悲視眾生,八萬四千眼。
救一切苦難,八萬四千聲。
依歸觀世音,是先得道者。
南無黃居士,具足神通力。
亦具智方便,何不自觀音。
瞿唐風浪中,歸命施無畏。
一人自歸依,諸人皆解脫。
再和公擇舅氏雜言
宋代:黃庭堅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術。
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蟬蛻俗學之市,烏哺仁人之林。
養生事親汔師古,炊玉爨桂能至今。
歲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
寒不緝江南之落毛,飢不拾狙公之橡子。
平生荊雞化黃鵠,今日江鷗作樊雉。
人言無忌似牢之,挽入書林覷文字。
更蒙著鞭翰墨場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術。
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蟬蛻俗學之市,烏哺仁人之林。
養生事親汔師古,炊玉爨桂能至今。
歲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
寒不緝江南之落毛,飢不拾狙公之橡子。
平生荊雞化黃鵠,今日江鷗作樊雉。
人言無忌似牢之,挽入書林覷文字。
更蒙著鞭翰墨場,贈研水蒼珪玉方。
蓬門系馬晚色淨,茅檐垂虹秋氣涼。
湔拂垢面生寒光,漢隸書呂規其陽。
呂翁之治與天通,不但澄埿燒鉛黃。
初疑蠻溪水中骨,不見鴝鵒目突兀。
但見受墨無聲松花發,頗似龍尾琢紫煙。
不見羅縠紋粼粼,但見含墨不泄如寒淵。
往在海瀕時,晨夕親几杖。
恪居有官次,遣吏問無恙。
撫摩寶泓置道山,鬱郁秀氣似舅眉宇間。
其重可以回進躁之首,其溫可以解橫逆之顏。
烏虖端是萬乘器,紅絲潭石之際知才難。
▲再作答徐天隱
宋代:黃庭堅
建德真樂國,萬里渺中州。
除盪俗氛盡,心如九天秋。
滿船載明月,乃可與同游。
平生期斯人,共挾風雅輈。
定知詩客來,夜虹貫鬥牛。
執斧修月輪,鏈石補天陬。
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劉。
危柱鳴哀箏,知音初見求。
成功在漏刻,堯舜去共吺。
收此文章戲,
建德真樂國,萬里渺中州。
除盪俗氛盡,心如九天秋。
滿船載明月,乃可與同游。
平生期斯人,共挾風雅輈。
定知詩客來,夜虹貫鬥牛。
執斧修月輪,鏈石補天陬。
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劉。
危柱鳴哀箏,知音初見求。
成功在漏刻,堯舜去共吺。
收此文章戲,往作活國謀。
開納傾萬方,皇極運九疇。
閉奸有要道,新舊隨才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