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從天上來 廣陵冬夜,與松雲子論五音二變
元代:張翥
還相為宮,犁然律呂之均,雅俗之應也。不覺漏下,月滿霜空,神情爽發。松雲子吹春從天上來曲,音韻淒遠。予亦飄然作霞外飛仙想,因倚歌和之,用紀客次勝趣。是夕丙子孟冬十又三夕也裊裊秋風。聽響徹雲間,彩鳳啼雄。嬴女飛下,玉佩玲瓏。腸斷十二台空。渺霜天如海,寫不盡、楚客情濃。燭銷紅。更鏘金振羽,變徵移宮。揚州舊時月色,嘆水調如今,離唱誰工。露葉殘蛾,蟾花遺粉,寂寞瓊樹香中。問坡仙何處,滄江上、鶴夢無蹤。思難窮。把一襟幽怨,吹與魚
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遊蕩,後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後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145篇詩文
春草碧·故人胸次藏三略
元代:錢應庚
故人胸次藏三略。鷗鷺小溪邊,重尋約。千門兵火蕭條,回首華亭有歸鶴。城郭是耶非,傷前昨。相逢謾說新詩,多君郢削。隨分一枝安,甘依泊。書囊再睹雄文,帷幄忠言似良藥。攜手問何時,承平樂。
人月圓·人生能幾渾如夢
元代:趙雍
人生能幾渾如夢,夢裡柰愁何。別時猶記,眸盈秋水,淚濕春羅。綠楊台榭,梨花院宇,重想經過。水遙山遠,魚沉雁渺,分外情多。